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国际交流

海归风采——蒯琳萍:科技报国志不渝

时间:2012-06-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从一介书生到“530”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掌门人,无锡大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蒯琳萍靠着科技创业的先进理念,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坚忍不拔的个性和一腔科技报国的热血,在无锡这片科技创新创业的沃土上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说起回国创业,还得从一条新闻说起。当时蒯琳萍正在国外留学,偶然在互联网上读到一则新闻:中国政府在淮河污染治理上投了6亿元多人民币,但淮河水质依然每况愈下,原因是投资建造的大量污水处理设施因运行成本太高而被搁置一边。“这让我痛心不已。”蒯琳萍说,当时她正在研究一项节能型污水处理技术,看到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都在研究和推广节能型污水处理技术,她萌生了回来报效祖国的念头。回国后,她把自己的科研方向首先定位于研究开发“节能、实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上,几年中,就参与和主持了数项国家的有关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攻关研究项目。
      2007年,太湖供水危机后,无锡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深深感动了她。当年年底,蒯琳萍来到无锡,深入水厂和村镇调研。2008年初,就以“节能型模块化生物复合滤池”技术,申报了无锡该年度“530人才计划”,并获得了B类项目的资助,并于同年11月,在新区筹建了无锡大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创业是艰难的,从整洁的实验室走向嘈杂的工地,从大学教授到“包工头”,蒯琳萍经历了人生最重大的转折。当她放下教案,顶着炎炎烈日或是迎着凛冽寒风,从上海辗转来到无锡乡下的工地上;当公司的发展遭遇人才瓶颈,她一人身兼数职,钻研技术又要跑市场;当身为母亲的她忙着技术攻关,只能狠心将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上海已年近八旬的老父母时,蒯琳萍的内心备受折磨。但她在心里一遍遍地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这也是人生的历练。2008年12月,蒯琳萍和她的团队成功研发了一套适合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型模块化生物滤池工艺,并在无锡新城污水处理厂成功中试。
      现在,蒯琳萍又在积极牵头策划创建“上海交大(无锡)感知环境产业基地”,目标是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家开放性、综合性、权威性的“3级甲等”环境医院。为了节省在上海无锡两地奔波的时间,春节过后,她已经将家搬到了无锡,继续新无锡人的生活。(转自无锡市侨务办公室)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