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组宣工作

江阴市加快打造江阴制造“2.0”升级版

时间:2016-04-1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在上个月底召开的千企大会上,一系列相关政策强势出台,5年100亿扶持资金鼎力支持实体经济,令全市企业为之鼓舞振奋。特别对于不少正准备加快技改升级的企业来说更是针“强心剂”,政策明显加大了对符合《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导向发展的八大重点领域的竣工项目或其他领域的智能化改造竣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将原先3500万元装备贴息专项资金提高到1亿元,鼓励广大企业上新装备、加大技改,加快实施“机器换人”,促进江阴制造向江阴“智”造转变。

昨天上午,在江苏恒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看到,经过改造后的聚丙烯自动化双向拉伸生产线将薄膜宽度从6.7米延伸至10.4米,从投放原料到产出薄膜成品仅需20秒,年产能更是从2万吨跃升至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机器高速运转时,旁边几乎看不到一个工人,因为所有产品工艺参数都已经预先设置在生产线的“大脑”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远程查看检测参数。智能化升级,使恒创包装实现了人力成本的最低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产品品质的最优化,仅这一个车间去年就实现了6亿元产值。下阶段,企业还将把供应商的前端和客户的后端智能对接,对3条旧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去年下半年,江阴市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主动对标“中国制造2025”,瞄准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突出八大重点领域,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从“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跨越。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江阴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大革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从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到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努力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条。海澜集团启动智能化物流仓库建设项目,满负荷运营后将具备每年1.5亿件的物流周转能力;兴澄特钢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全部产品从订单开始,到设计、工艺、生产制造、产品发运,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供货周期;双良节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实现水处理领域的“智慧治水”;新扬子造船在企业内部平板车安装GPS跟踪管理系统,科学控制车辆使用和保养……通过给传统工业插上智能化、信息化的“翅膀”,全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的技术水平甚至位居世界前列,有效提高了江阴企业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下阶段,江阴还将继续把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重心,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分布式控制、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全力打造新常态下的江阴制造“2.0”升级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