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组宣工作

兴农富民工程陪伴我成长

时间:2019-05-0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时,我要放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兴农富民工程陪伴我成长,祖国,我爱您。

  新中国成立时,我刚踏上学堂门,父亲送我到学堂时,经常在我身边唠叨说:“兴山呀,你要认真念书,多学些知识,去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村上叔叔、伯伯阿姨都有个梦想,以后的农村,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就要靠你们去实现了!”父亲的教诲,铭记在心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九五三年,我考上了初中。教动植物课的童仁南老师在上课时讲了一则故事,他说:“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叫姚刚,读的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在区公所做农业技术指导工作。这个姚刚很‘神’,区公所的领导和各小乡干部都对姚刚崇拜得不得了,把他当作‘活菩萨’,农民伯伯说他是‘财神爷’,说他能把水稻的‘白稍’(白穗)赶跑了,再也不要求神拜佛了。同学们,农业技术灵不灵?你们要认真读书,将来可以服务百姓,报效祖国。听了童老师的故事,我心里佯佯的。我决心要像姚刚那样,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去实现我父亲、叔叔、伯伯、阿姨的梦想,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

  初中毕业后,在童老师的指导下,我考上了江苏省宜兴农业学校,一九五九年我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市农技推广部门工作,从此踏上了兴农富民工程的道路。

  在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中,我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在1964年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65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在1964年、1965年授予“三五”红旗青年突击手。1966年文化大革命因铁杆劳保,钢杆劳保,下乡劳动。

  1973年,父母亲患病。1975年,父亲卧床不起,爱人带三个小孩又要上班,家庭非常困难,在领导的照顾下,我在1976年10月被调回江阴市农业局工作。

(一)

  在江阴市农业局期间,我分工从事科教和经济作物(油菜、棉花、蔬菜)的技术指导工作,1980年5月组织任命到祝塘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分管农业生产工作,到职后,我在全市第一个成立祝塘公社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兼任公社科普协会主席。

  在时代的变革下,农民讲技术、用技术,学技术的热情非常高涨,公社普及协会根据形势变化,开展了“八个一”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活动。即:一个农业科技培训学校;一只广播喇叭;一张推广农技快报;一块农技知识黑板报;一块试验示范地;一片新品种繁育基地;一名大队农技员;一名生产队农技传播员。我还在试验田中试种了“单季稻昆农选16,稻板田种油菜,稻田里套播小麦”的三件“坏事”。“八个一”推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兴农富民工程的开展,提升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1982年12月,江阴市科协召开第三次代表会上,我当选为理事,以后连续六次参加了科协的代表会。1983年2月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年度先进工作者,1983年3月当选无锡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中国科协授予祝塘镇科协先进集体。

(二)

  八十年代初期,苏南乡镇企业全面崛起,办好乡镇企业是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强农富民工程的重要措施。

  我在学校读书时的不少同学在部分省市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任专家,而我在南京工作十七年期间,也认识了不少专家、学者。他们研发的成果,有小部分被搁置在一方。若能利用这些成果兴办乡村企业,是一举难得的好事。况且科协系统正在实施“金桥工程”,我可以利用二方面优势,为乡村兴办实体出力。我向镇党委何国石书记汇报了这一想法后,何书记说:“你的想法很好,你的工作重点转向横向联合上,为乡村牵线搭桥,兴办实体经济努力吧。”

  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我走南闯北,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调查摸底,有的放矢地把科研成果引进来,联合办经济实体。南开大学化学系张允什教授团队,到祝塘兴办江阴市津澄化工厂(福达化工厂);898厂研究所工程师王守幸团队来祝塘兴办江阴市磁性材料厂。二厂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兴旺发达;磁性厂研发出了彩色电视机上的磁性。中国电子部汤丙午领导专程到该厂考察,竖起了大拇指说:“乡镇企业能研发这样的产品,真了不起呀。”

  北山村塑料袋厂厂长王元良,在实践中不断革新,创新研发了多功能吹膜组合彩印机,在自己塑料袋厂试用。邻近的塑料袋厂都想购买,但因机械没有定型,彩印机暂不销售。在我的牵线搭桥下,无锡702研究所余省身总工程师和无锡轻工业学院机械系许林诚、陆琮等教授在北山村塑料袋厂彩印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JSY-5002型多功能吹膜组合彩印机。该彩印机在1986年7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省经委的技术和产品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组合彩印机鉴定后,半年时间,创净利润50万元,江阴市委成强书记在三级干部大会上,号召大家学习江南轻工机械厂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把乡镇企业办得好上加好。中国乡镇企业报周蕾记者,到江南轻工机械厂采访后,写了长篇通讯——乡村爱迪生王元良,吹膜组合彩印机获得了全省三个第一: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品通过省级鉴定;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品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品获国家星火计划二等奖。王元良同志被评为省劳动模范,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正当“金桥工程”厂会协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由于过度劳累,我瘫痪在南昌红都机械厂,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送我到无锡第五人民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镇党委何国石书记,组织委员陈富和同志来看望我,叫我安心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并征求我意见,评个职称,加一级工资。我听得热泪满眶,万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后来农业局人事科科长张仁舟来电说,我的组织亲系已转到农业局了,安排在祝塘农科站……1989年祝塘农科站王世良站长送来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农艺师职称证书。经过近二年的治疗,奇迹出现,我逐渐从摸墙壁到撑拐杖,从撑拐杖到丢拐杖慢步行。在撑拐杖时,我就闲不住到镇科协上班,与李荣金同志一起,继续做好科协工作。1990年省科协授予我1988—1989年度先进工作者。

(三)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高呼: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从此,我工作劲头更大了,和李荣金一起,在全镇组织种田状元,养猪大户,鸡鸭司令等建立农业科技群星,研发特色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珍稀动物的饲养与开发、”“亚优二号新品系的种植”皆获江阴市人民政府双革四新成果二等奖。和江阴市皮塑厂吴永发一起研发的“司盘60、吐温60”,获江阴市人民政府双革四新成果一等奖。我还和李荣金、陈正康等一起,在科技管理中,力求创新,组织全镇科技人员开展“讲比建”活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大搞“金桥工程”—科协的生命工程;开展爱才、育才、聚才、奖才三个科技管理项目。三个项目分别获江阴市人民政府双革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上成绩突出,中共江阴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授予我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在创建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中,有所新思路,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我为先进个人。我撰写的乡镇科协工作的探讨与研究管理一文,刊登在《科协论坛》杂志上。我还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吉林省召开的基层科普工作研讨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1995年,中国科协授予我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镇科协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前进,无锡市科协授予我1993—1997年度科协先进工作者;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在1991——1998年期间,五次授予我年度先进工作者。1999年我光荣退休。

(四)

  退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可丢。我要发挥专长,继续沿着兴农富民工程的道路走下去。我串联了在祝塘定居的省陶瓷研究所韩人杰所长,祝塘中学郁绍良校长,卫生院蒋明华医生等九位退休科技人员,在全市第一个成立了乡镇老科协,协会会员做到健康是福,工作是乐。人人有事干,个个作奉献的精神广为流传,省市会上介绍过、老年报刊登过。

  在村上我租了三亩多地,定名银发农技田,引进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的新品种试验、示范,第一批引进的大白元、牛踏鞭毛豆,已在祝塘和周边地区推广种植近二十年,农户自留、自育、自选、自繁。他们说这两个品种好吃,好卖,好种,产量高。后来又陆续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研发了宁紫薯1号、2号、4号、长寿菜、航天芝麻、赣芝9号、彩色花生、黑糯玉米、苏糯黑米等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紫薯,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开紫色的喇叭花,引来了众多农民的观看,新闻媒体也作了报道。江阴电视台播出后,在江阴贝卡尔特打工的安徽省阜南县高寨乡民主村王登昌同志,三次骑自行车到紫薯种植地考察,他说:“我家乡祖祖辈辈种山芋,从来没有听说过山芋开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紫心,只有白心,黄心,紫薯收获那天引了二十斤回老家育苗繁殖,成立了紫薯种植合作社,成为阜南县的农业龙头企业。紫薯和长寿菜的生产,轰动了江阴市干部和农民,陆桥九房巷华士法是第一个种植紫薯和长寿菜的农民,他的丰收成果,培养了二个孙女大学毕业,一个孙子研究生毕业。月城镇黄桥村周海全种植紫薯长寿菜等新品种后,家庭生活得到了大改善,家庭也和睦了。周海全高兴得不得了,在我七十岁生日时,用100个“寿”字做了长命百岁框送给我。长泾镇老年协会会长宋正庆,组织了40名好学善用的农民,请我上紫薯栽培技术课,租了大客车到紫薯生产基地和种植处参观学习。原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海鸣同志,深入调查了紫薯、长寿菜种植后,他建议成立协会,有的放矢地带领农民致富。市科协非常关心紫薯和长寿菜的研发,将其纳入兴农富民工程项目,在市科协、民政局的关怀下,江阴市山芋种植业协会成立了。207名种植大户成为协会会员,种植户有了自己的家。为了方便协会成员和农民群众,我把祝塘街上的门面房从租户中要回来,作为山芋种植业协会的办公室和活动室。虽然毎年少收入租金二万元,但农民毎年增加的收入是无法估量的,这事做得“值”。在省市科协的帮助和关心下,又成立了江阴市科普惠农服务站。我在江阴市科普惠农服务站内制作了十三个特色农业品种的图片简介和栽培技术要点,收集了种植户13个新品种的成果作为标本,在图书室内放了农业技术书,营销书,医药知识书等三千余本,还设立了农业科普四季服务活动大讲堂,为学员培训服务,建立了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科技示范户一起研发新品种、新技术。

  科普惠农服务站吸引了众多群众参观。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参观学习的人数达658人次。不仅有本地群众,还有外地群众纷纷前来学习参观。溧阳市强埠镇王秀芳率领五姐妹考察,引进七个特色农业新品种到强埠镇试种示范,常熟市虞山镇范福保率领七个弟兄到祝塘学习,并引进紫薯、长寿菜等新品种种植,太仓市双凤乡维新村付小英三次到科普惠农服务站培训,东海县安峰镇蒋河村张玖龄在祝塘住了三天,认真听讲课,深入科技示范户中考察学习。他引进了紫薯、彩色马铃薯、彩色花生、黑糯玉米等五个品种,准备在东海县兴办特色农业家庭农场。响水县黄步荣、溧水县陈铭、宜兴市黄竞华、朱剑芬、泰州姜埝区王志祥、镇江丹徒王林荣、无锡滨湖区杨潮湖、惠山区肖亚芬等等,自驾车到祝塘山芋协会考察、引进紫薯苗种植,成为当地有名的紫薯生产大王。在山芋协会理事的共同努力下,紫薯推广辐射到6个省市12个地区22个县区49个乡镇361个村。我还和理事长张雄金二次前往中国将军第一县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帮助扶贫种植紫薯50亩、赠送紫薯苗22万株,礼品包装盒5000只。

  “种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是推广紫薯、长寿菜等新品种的新手段、新措施,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新举措,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农民赚了钱,用朴素的阶级感情感谢我,我下乡时,周海全、华士法、张光明、高根才、朱安全、管二妹等同志只要看见我就邀请我去吃饭,或者赠送我种植的蔬菜,被我婉言谢绝时,他们总是说:“表表心意嘛。”特别难忘的是在2009年,江苏科技报刊登了评选省十大科普人物候选人名单后,他们自己复印选票,与其他农民一起投票,我知道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长寿菜在江阴推广种植后、也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一次,我和老婆去城中菜场买菜,走到菜场门口时五、六个阿姨说:“你是老孔吧,异口同声“敬礼”,我目瞪口呆,她们哈哈大笑的说:我们买到长寿菜了。

  在省市科协的领导关心下,兴农富民工程的项目开展非常顺利,得到了农业科技界的赞扬,也得到了省市媒体的关注,江阴日报社、江阴电视台报道了特色农业新品种研发成果。党和人民感谢我,关心我,给了我很多荣誉,2009年江苏省科协授予我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科普人物;2011年中国科协,中国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中共江苏省委农工办,江苏省科协二次授予我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优秀专家,省科协还推选我参加第四届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会的代表,在会上当选为理事,市科协推选我出席第一届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代表,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兴农富民工程陪伴我成长,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我今年80周岁了,在农业战线上,奋斗了60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我用兴农富民的成果,向党汇报,向祖国人民汇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做个小小的螺丝钉,为“三农”服务奋斗终身。

 

    2019年4月28日

      地址:江阴市绮山路238号先锋名都花苑22幢902室

   电话:0510—86889843   18915231899    邮编:214431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