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国际交流

2022年“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邵黎军

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邵黎军,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担任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参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2004年,公司正处于引进国外轧辊制造先进工艺的生产试验初期,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带着共昌人特有的果敢和坚毅,立即深入生产现场,投入到对技术的学习和转化之中,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试验、分析与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在攻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技术难题尤其是离心机控制技术这个关键难题后,公司年产2万吨的板带轧辊生产线终于全面投产,共昌轧辊也一跃成为当时国际少有的能生产高性能轧辊技术装备的企业,形成了高镍铬、高铬铁、高速钢、高铬钢等系列材质的板带轧辊产品,板带轧辊产品受到了宝钢、马钢、武钢等国内外多家大型钢铁企业的青睐。

  2、发扬自主创新,瞄准高端产品制造

  2006年初期,时任板带分厂副厂长的他发现,通过技术引进,公司已经能生产最大直径规格¢800mm的轧辊产品,但随着国内大型轧机的广泛应用,钢铁企业对轧辊的规格及品种要求不断提高,新的市场机遇摆在了眼前。对此,他没有迟疑,力荐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自主再创新,大胆拓宽板带轧辊品种规格。

  在他的主导下,公司迅速在研发中心成立了技术攻关团队,所有人员风雨无阻,披星戴月,一步步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一点点提高产品规格,通过多次试验、试制,最终完成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再创新。期间,公司承担实施了2005年江苏省重大核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了钢铁研究总院的国家“863”项目重大核心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自主研发了¢1350mm的粗轧高铬钢轧辊,填补了市场空白。从¢800mm到¢1350mm,这在板带轧辊规格上是个巨大的跨越,正是这种不惧困难与危险,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的奋斗精神,促使企业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和行业内的称赞,这些大规格板带轧辊的研发成功,为民族钢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2010年,国家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钢铁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时任公司总经理的他临阵不乱,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狠抓企业内功”为发展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树立“引领技术升级,走研发创新之路”全员理念。

  基于这种理念,一系列新品开发攻坚战在共昌轧辊悄然展开。2011年成功研制净重近70吨的5m特大型宽厚板工作辊,“高性能宽厚板复合轧辊”获2012年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奖;高抗冲击韧性离心复合高速钢轧辊、高耐磨高铬铸铁复合轧辊、高红硬性粗轧半高速钢等新产品得到陆续开发。2014年,ESP精品轧辊生产技术成功研发,此举展示了邵黎军的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2016年底,共昌轧辊再次投资3.5亿元,建设ESP精品轧辊生产线项目,项目所有设备、软件和控制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7年6月份投产以来产销两旺,二期工程于2018年9月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4、提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

  邵黎军的创新理念,不单是在技术和管理上体现。多年来,企业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先后与钢铁研究总院、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江苏省高合金及复合轧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导完成了国家标准《热轧钢板带轧辊》,以及国家冶金行业首部英文版国家标准的制订。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一起承担材料领域“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特殊钢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集成”项目;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超厚、大面积高合金激光快速立体成形技术开发”项目,加速高端轧辊产业发展推进。先后设立了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室。

  在邵黎军的精心打造下,如今的共昌轧辊占地60万平方米,具备年生产各类热轧板带辊、冷轧辊、支承辊、型钢辊产品能力达10万吨。共昌轧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端客户和战略伙伴向其抛出“橄榄枝”,已勇立世界轧辊业的潮头。

  邵黎军本人也因突出的成绩和贡献荣膺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冶金行业管理创新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的推进,在邵黎军的带领下,共昌轧辊将继续坚持苦练内功、持续创新,深入开拓国际市场,为实现“打造中国精品轧辊基地,铸就世界一流智造品牌”愿景而努力奋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