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组宣工作

全国科普月 | 科普夜市点亮惠山之夜——2025年惠山区全国科普月启幕

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9月12日晚,由惠山区科协联合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等部门主办、长安街道承办的“科普零距离 ‘夜’享新知识”——2025年惠山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惠山万达广场举办。活动以“科普夜市”的形式,为市民呈现了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五大互动体验区与18个特色摊位构成了充满科技感的夜间风景线。

  在充满创意与科技氛围的“未来创客造物局”中,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科技小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充分体验着科技创新的乐趣;“AI智联生活体”展示的智能护理机器、便携式洗浴机等适老化设备吸引老年市民驻足体验;“智慧云脉能量站”的中医义诊、AED急救演示前排起长队。

  另一边,“智慧分类循环场”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环保知识;“无人装备梦工场”的大头阿亮机器人对话互动更是人气爆棚。无人机嗡嗡起飞、机器狗灵活翻身的瞬间,引来阵阵惊呼。围观小朋友瞪大眼睛喊道:“妈妈你看!那只狗是机器人!它还会摇尾巴!”

  

  集市上,从食品安全坊的农残检测实验,到新材料世界的超导材料展示,每个摊位前都聚满了好奇的市民。结合非遗元素的科普美食站香气四溢,带着孩子边吃边学的王先生笑着说:“没想到夜市不光有吃的玩的,还能涨知识,这个晚上过得太值了!”

  当晚,来自惠山区人民医院、惠山区中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精彩演绎的健康科普脱口秀、情景短剧,将健康生活理念传递给市民。

  无锡市新时代好少年、江苏省红色故事大赛未成年人组金牌讲解员,来自省锡中实验学校的钱雨涵同学带来的科学家精神微讲述《“两机”攻坚 科技筑梦》,展现了惠山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风采。

  一批新的科普力量也在现场集结。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成,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席建忠等40余名专家教授受聘为惠山区各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还与省锡中实验学校、省锡实一小、省锡实二小、省锡实三小签署“我的科学家导师”结对协议,为惠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来自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的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及医护专家受聘为“社区科普特聘讲师”,未来将深入社区开展常态化科普服务。

  此外,惠山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入正逐步显现成效。截至目前,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建立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4家,吸引包括59名中外院士在内的23万余名人才扎根惠山。

  现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获授“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铜牌,惠山水蜜桃科技小院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技小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同时获评“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这些平台成为惠山推动科普与科创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地。

  这场“科普+夜市”的创新实践,将科学知识从场馆延伸至街头,在烟火气中拉近了居民群众与科学的距离,既丰富了夜间经济内涵,又让科学在欢声笑语中“活”了起来。

  近年来,惠山区科协聚焦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核心任务,秉持“大科普”理念,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强化联动融合,创新形式手段,着力培育建设学校惠创空间、村(社区)科普驿站、企业科普馆科技馆、“四长”工作室等多元科普阵地,推出新质生产力等多条科普研学线路,持续开展科技镇长团“科普进校园”、科普大篷车、科普夏令营、南大学子惠山科普行、好人科普讲堂、惠科堂等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全力构建起“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科普工作新格局。

(惠山区科协供稿)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